近年來國內液化天然氣(LNG)產業規模最大的行業盛會
2017產業技術國際論壇暨第二屆全國LNG產業聯盟論壇在古城西安落下帷幕
——我公司作為協辦單位參加并出席了此次會議,公司技術總監唐燕杰就“L-CNG無限廣闊的應用前景”做了主題演講并主持第二天下半場論壇
2017LNG產業技術國際論壇暨第二屆全國LNG產業聯盟論壇日前在古城西安落下帷幕,本次論壇正值我國近年來天然氣發展整體增速減緩,北方大部分地區霧霾日益嚴重,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各地煤改氣村村通的攻堅戰打響之際,這是近年來國內液化天然氣(LNG)產業規模最大的行業盛會,一次兄弟之聚。來自全國各地228家共計553人出席了大會。我公司作為協辦單位參加并出席了此次會議,公司技術總監唐燕杰就“L-CNG無限廣闊的應用前景”做了主題演講,并主持第二天下半場論壇。
論壇聽取了長期參與我國能源改革的專家學者對我國能源轉型和改革的政策、天然氣的定位、規劃、發展、前景分析、價格及定價權、企業作為及政府作用等問題的解讀與探討。聽取了安迅思分析師關于全球(中國)LNG的市場分析以及行業內專家關于LNG技術創新、裝備制造、經營發展、產融結合、點供法律等方面的介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郭焦鋒研究員在會議上圍繞著“把天然氣發展為中國主體能源之一”的主題,從我國能源發展戰略背景、戰略地位、發展目標和實現途徑上論述天然氣是目前治理大氣污染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最佳選擇,分析了天然氣發展的最佳途徑如天然氣在煤改氣、油改氣、天然氣發電等領域的應用,并指出實現天然氣大發展必須完善政策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價格體系等方面的建設;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姜鑫民處長提出了“天然氣改革:從供給側發力”的觀點,如增加天然氣供給鼓勵社會資本準入,利用稅收、土地、價格等杠桿作用,推動清潔能源供給側改革,從而擴大需求側消費等建議。從天然氣在清潔能源中的戰略地位到相應配套政策的完善,從清潔能源的供給側發力到為需求側提供價廉低碳的能源,兩位專家的觀點,深受與會代表的歡迎。這些觀點使會議代表進一步明確了天然氣發展中政府和企業的關系,政策和市場的關系,價格機制和市場調節的關系。
來自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徐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朱彤博士以及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劉滿平博士,從發展天然氣的政策導向、企業行為、價格改革、市場方向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的論述,關于上述議題專家學者與會議代表進行了熱烈的交流互動。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姚明德名譽會長,交通運輸部水科院李清博士,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羅肖鋒所長介紹了我國在交通燃料領域推行以氣代油的政策,發展天然氣車船的規劃以及現狀、前景分析等。專家們強調發展LNG重型貨車,發展LNG動力船舶是打造綠色的陸路物流通道和航運通道的唯一可行方案,并重點指出目前內河航運清潔化,推行LNG替代燃料的困難。
陜西省燃氣設計院院長郭宗華關于政府在發展天然氣事業,特別針對LNG點供行業中的作用進行分析,認為經營權、手續、標準等問題是政府作用的缺失造成,認為天然氣發展緩慢是體制問題。
會議認為,LNG點供目前快速發展的原因一是突破了特許經營權的限制,二是手續簡便(當然有些項目不滿足設計規范及手續不全的問題有待解決),三是經濟性好(如用戶投資省,氣價合理),點供的現實意義是對快速治理霧霾起到了積極作用。點供的歷史意義是拉開了我國全面發展天然氣的大幕,吹響了全面治理散煤污染的進軍號。政府應因勢利導,及時解決LNG點供中出現的問題,促進點供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點供中目前出現的一些問題被一些核準特許經營權的政府部門有意放大是值得關注的一種現象。
會議認為,我國的能源發展與改革正處于關鍵時刻,天然氣是公共產品,天然氣利用是社會公用事業,事關我國社會經濟的綠色持續發展。將天然氣發展為主體能源應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應確定為我國能源戰略的基本方針。天然氣行業是一個新興的較為脆弱的行業,我們必須在天然氣發展中強化政府作用,規范政府行為,如環保政策的嚴苛,產業政策的扶持,經濟補貼的到位等;如簡政放權,減少各種體制成本。
會議認為液化天然氣(LNG)是管輸天然氣的補充,在治理散煤污染領域里,在天然氣管道不能到達的煤改氣或工業燃料用戶,以及村鎮用戶等,使用LNG點供是簡捷快速的清潔能源利用方式。在治理交通燃料污染領域,特別是重型貨車、貨運船舶使用LNG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清潔能源選擇,以天然氣代替散煤燃料和代替石油燃料是我國天然氣利用最現實的著力點和增長點,我國十三五天然氣發展規劃的實現離不開LNG。